今日谷雨 | 一起看看消防器材们说了些什么?
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为谷雨。
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为谷雨。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每年4月19日~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为谷雨,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说。同时也是播种移苗、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。谷雨亦分三候:萍始生、鸣鸠拂其羽,戴胜降于桑。
“谷雨春光晓,山川黛色青。叶间鸣戴胜,泽水长浮萍。”当春风的最后一抹温柔与春雨的缠绵交织,迎来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谷雨。谷雨,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此时降水明显增加,为谷类作物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关键滋养。它不仅是农耕文化对节令的精准反映,更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奥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"谷雨,叁月中。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"此时"戴胜降于桑"的物候记录,暗含养蚕时机的把握;"雨生百谷"的谚语,道破播种与降雨的微妙平衡。老农口中"谷雨种大田"的谚语,实则是物候历法与耕作经验的完美共振。
谷雨,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宛如春天写给大地的一封饱含深情的信。在这个时节,天气逐渐回暖,降雨明显增多,淅淅沥沥的春雨如同大自然的使者,滋润着世间万物。
谷雨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20日或21日,今年是4月20日(农历三月廿三)3时55分45秒交节。据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讲:“谷雨之日萍始生,又五日鸣鸠拂其羽,又五日戴胜降于桑。”
这里的萍,是一种漂在水面的水草。古人认为,谷雨之日,萍开始生长,萍水始相逢。
4月20日,春季最后一个节气——谷雨。此时节,气温回升显著,降雨增多。谷雨时节,紫藤垂蔓缀紫霞,雨润花繁如瀑,风过落英沾袖香。
2010年,联合国将4月20日设为国际“中文日”,以庆祝传统节气“谷雨”并纪念轩辕黄帝史官、汉字造字鼻祖——仓颉。
谷雨,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谷雨,三月中。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”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,进入谷雨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,气温回升加快,降水增多,利于谷物生长,所以谷雨有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谷雨前后,北方冬小麦拔
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。谷雨时节气温升高,雨中行走时,也不再担心有冰凉的暗器袭来,纱裙衬衫都可以穿起来了,身体轻盈得像蝴蝶,仿佛随时可以飞起来。
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水温也逐渐升高,浮萍开始生长。这是春季后期,气温适宜,水域环境有利于浮萍的快速繁殖。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今天就是谷雨节气了。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奥秘。据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记载,清明后十五日,斗指辰,为谷雨,太阳到达黄经 30°时,就是谷雨到来时候。谷雨处于暮春时节,一般是在公历4月19至21日之间。也是春夏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交节。谷雨,顾名思义,有播谷降雨之义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”《群芳谱》中也提到:“谷雨,谷得雨而
春将尽,夏将至。谷雨,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……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上而下也。”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,雨生百谷,反映了“谷雨”的农业气候意义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
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谷雨,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源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道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……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上而下也。”此时雨水充沛,滋养农田,正是播种移苗、点豆插秧的黄金时节。农谚有云:“谷雨下秧
谷雨,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。我国古代平气法划分的节气,将谷雨分为三候。一候“萍始生”。二候“鸣鸠拂其羽”;三候“戴胜降于桑”。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浮萍开始生长,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,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。
2025年4月20日,农历三月廿三,正值谷雨时节。谷雨,是春季的尾声,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。《通纬》有言:“斗指辰,斯时雨生百谷”,意指此时雨水渐丰,万物始茂,正是农人春耕播种、希望生根的关键阶段。
谷雨,降水明显增加,田中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最需要雨水的滋润!
“谷雨过后再无寒,人间芳菲已向暖。”谷雨过后,寒潮天气基本结束、气温回升加快,降雨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加大,极适合谷类作物生长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。因此,有“雨生百谷”的说法。